恒飞新闻 News
技术专栏
增甜着色,“钾”难分
发布时间:2019-10-22 17:19:29| 浏览次数:

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成分,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选择性地吸收水溶态钾离子。
钾在植物体内有较大的移动性,主要分布在植物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,如生长点、芽、幼叶等部位。

钾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?
1. 酶的活化剂
在植物体内作为多种酶(氧化还原酶类、合成酶类等)的辅助因子,许多酶的功能依赖于K+或者被K+激活,从而促进多种代谢反应。
2. 增加光合作用
保持叶绿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,使NADP+转化为NADPH(一种辅酶),促进CO2同化,影响气孔关闭,调节CO2渗入叶片和水分蒸腾的速率,提高光合效率及增强植物抗旱性。
3. 提高果实含糖量
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;协调“源”与“库”的相互关系,增加果实糖度,促进糖类运输到贮藏器官中,提高果实甜度。
钾充足时,还能有效提高植物体内的蔗糖、淀粉、纤维素、木质素含量,提高果实品质。
4. 调节细胞渗透压
K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,在根内,K从薄壁细胞转运至导管,从而降低了导管中的水势,使水分能从根系表面转运到木质部中去,促进根系对水的吸收利用。
5. 增强作物抗逆性
K对气孔开放有直接作用,离子态的钾,有使原生质胶体膨胀的作用,故施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旱、抗高温、抗寒、抗盐、抗早衰等抗逆能力。  

 图片2.jpg

 

 图片3.jpg

(从左至右,叶片缺钾变化)

 图片4.jpg

(作物叶片缺钾)

 图片5.jpg

(番茄果实从左至右缺钾变化)

 图片6.jpg

(作物果实缺钾)

 

作物缺钾有什么症状?
作物缺钾,老叶和叶缘先发黄,进而变褐,焦枯似灼烧状。
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,但叶中部、叶脉处仍保持绿色,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,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,坏死脱落。
果实成熟度不一,着色不均匀,如番茄出现“黄肩果”等。

 

 

作物为什么会缺钾?
 

作物对钾的需求量大,特别是生长后期。作物缺钾一般是土壤钾素不足引起的。

有机肥施入不足,有机肥是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的重要补给源,很多区域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,造成钾肥不足。

氮磷钾化肥投入比例失调,钾肥投入份额极少,尤其是种植瓜类蔬菜区域表现严重。

高产品种、喜钾作物面积的扩大,增加了耗钾量。连作重茬,加剧了耕层钾素的亏缺。


作物缺钾,怎么办?
1. 增加有机肥的投入,提高地力,抓好土壤钾素的回归。
2. 重点补施钾肥,迅速提高土壤供钾水平。

3. 酸性土壤还可根部施肥,作物吸收快速,且在补充钾同时还能调节土壤pH值,改良土壤。
4. 更改耕作措施,充分挖掘土壤钾库的潜力:适当的耕作和农艺措施,可挖掘土壤钾素潜力,将矿质态钾、缓效态钾逐步转化为有效钾。

 

来源:191农资人

更多咨询欢迎继续关注广西恒飞农科官网

 
 
 上一篇:腐植酸与黄腐酸的区别,你知道多少?
 下一篇:药肥合一:既要鼓励又要规范

服务热线:0771-3947690

联系电话:133 1780 9895 / 180 7819 6119

办公分址: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62号东盟财经广场

工厂厂址:广西南宁市大化路26号

关注关公号
了解更多产品信息